> 环球雅思 > “啼痕尽染征袍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啼痕尽染征袍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啼痕尽染征袍紫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啼痕尽染征袍紫”出自明代吴鼎芳的《虞美人》。

“啼痕尽染征袍紫”全诗

《虞美人》

明代 吴鼎芳

营门飒飒惊风雨,一片楚歌中夜起。

拔山力尽霸业空,八千子弟淮河水。

腰间宝剑无精光,神龙变作魑魅语。

美人宛转其奈何,啼痕尽染征袍紫。

请从剑下化香魂,花枝肯傍秋风主。

妾心不作青山云,妾身甘作青山土。

君王若肯报妾身,重向江东整师旅。

《虞美人》吴鼎芳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虞美人》是明代吴鼎芳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营门飒飒惊风雨,

一片楚歌中夜起。

拔山力尽霸业空,

八千子弟淮河水。

腰间宝剑无精光,

神龙变作魑魅语。

美人宛转其奈何,

啼痕尽染征袍紫。

请从剑下化香魂,

花枝肯傍秋风主。

妾心不作青山云,

妾身甘作青山土。

君王若肯报妾身,

重向江东整师旅。

诗意:

《虞美人》以叙述历史故事为背景,表达了作者吴鼎芳对虞姬(虞美人)的敬仰和痴情之情。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丽,表达了对充满传奇色彩的虞姬的赞美和悼念。诗人以虞姬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爱情、忠诚和命运的思考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虞姬的形象和故事。通过描绘风雨中惊鸟飞起、虞姬美丽动人的形象、宝剑失去光泽、虞姬的哀伤以及对君王的期待,诗人将虞姬刻画得深情动人。诗中的山水意象和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,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。整首诗词情感充沛,意境深远,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倾慕之情,同时也抒发了对爱情、忠诚和命运的思考。